“边界对象(boundary object)”这一概念由Star和Griesemer提出,用来描述不同社区以不同方式使用的信息,这些信息在不同社区内有不同的解释,但有足够的不可改变的内容来保持其完整性。因此,“边界对象允许在不同社区之间建立关联,同时允许各个社区采用和发展本地化的概念。”
Moore认为开放获取出版物(OA)可以看作是一个边界对象。虽然在不同实践社区中对OA的总体定义具有明显共性,即通过互联网免费获取学术出版物,但“出版对于不同社区意味着不同的事情,个体对OA也采取着不同的方法”。因此笔者认为,不仅仅是开放获取,开放科学,以及开放同行评议(open peer review, OPR),也可以被视为边界对象。例如,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并推动着开放科学,但他们采用的定义并不相同,各自强调开放科学中的某些维度而非其他维度。
从决策者的角度来看,欧盟委员会发布的《欧洲开放科学议程》意味着在政治层面上促进将研究开放给传统意义上生产科学知识的学科同行以外的群体,并与《欧洲数字议程》的理念相一致(该议程旨在推动使用数字工具和媒体进行研究生产和传播)。在科学政策方面,首先被提出的是出版物的开放获取(2007年以来的欧盟第七框架计划,以及目前欧盟支持的许多计划),然后是开放研究数据(2014年以来的Horizon 2020,以及欧洲开放科学云计划)。开放获取也成为欧洲研究区域(European Research Area, ERA)的第五大优先事项。
在人文社会科学(SSH)领域,虽然没有对开放科学本身表示抗拒,但存在着对开放获取的担忧,并以较为保守的方式框定了开放科学。一方面,有学者担心文章处理费(APC)和金色OA(即在OA期刊上发表文章,而不是在OA存储库上进行二次存储的绿色OA)可能意味着小型出版商的倒闭,因为他们难以将期刊或学术社区数字化。OA商业模式最初专注于期刊文章,但在开放科学背景下,专著出版的可持续性问题逐渐受到重视,专著在SSH中比在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中更加重要。另一方面,在认识论层面上,一些人文学者提出担忧,使用过于自由的(知识共享)许可可能会允许使用者对学者们的工作和论述进行不当修改,同时SSH中的(开放)数据如何构成也引起了关注。
开放同行评议(OPR)主要由开放获取出版商和改革者推动,借助网络技术提供的更加开放、合作和交互的方式而得以实现。在提高出版过程透明度和问责制水平的同时,OPR会涉及公开身份(审稿人和/或作者)、公开发布评议报告和文章、公开发布预印本、公开最终版本评论、开放平台(“分离评议”)和“可转移同行评议”(被拒绝论文的审稿人报告可供其他期刊的编辑使用)。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在所谓的OA“巨型期刊(Mega Journal)”中,只有文章的技术/科学可靠性在发表前经过了同行评议,文章发表后才会开始进行OPR。
OPR存在一些缺点:首先,学者们仍对传统(通常是单盲)同行评议表现出高度信任,在保守的研究团体和支持该体系改革的参与个体之间会产生冲突。其次,职业方面的激励仍然缺乏,并且OPR中的一些步骤十分耗时,不利于吸引学者参与这一更具创新性的同行评议实践。此外,公开披露审稿人姓名会导致不够坦率的评论和意见,审稿人可能会担心被受到批评的作者甚至读者报复,明确审稿人和作者之间的权力关系反而会产生敌对的态度。也有人认为,OPR降低了论文接受门槛,因为其背后的商业模式使得编辑接受越来越多的论文。此外,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际操作中,并不只是进行貌似客观合理的同行评议,一些出版商仍然要求审稿人评估文章的“价值”,审稿人有时倾向于用与传统同行评议相同的方式撰写可靠性报告。
在技术层面上,OPR,特别是在分离化和可转移的同行评议模式下,理论上有助于改进已发表的文章。但是,论文发表最常用的PDF格式不允许对已发表的稿件进行任何修改;论文也普遍缺乏版本控制,并且与独立的评议报告之间没有足够的互操作性。因此,巨型期刊并没有在SSH领域取得成功,目前逐渐倾向于专注在STEM领域。
OPR也具有许多突出优点:OPR加快了出版过程,并提供了“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公开对话”。从这方面来看,OPR的功能与SSH领域长期存在的书评传统非常相似,旨在激发对特定作品更广泛的讨论。因此,通过OPR,作者能够受益于更多反馈和批评,有更多机会来改进他们的工作;其他研究者能够丰富对于研究的见解;读者则可以表达他们与作者持不同意见的原因。有些学者认为,虽然OPR可能会使审稿人的态度更加模糊,但同行评议报告的公开发布也会进一步激励评议者对作者采取有道德且负责任的态度。无论如何,尽管缺乏关于OPR的定量研究,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OPR不会降低同行评议过程的质量,至少在能够保证审稿人匿名性的情况下是如此。此外,OPR能够使任何读者或潜在作者都可以直接评估特定期刊评审系统的质量和效率,并据此判断其收取的APC是否合适。根据笔者经验,与目前使用的大多数期刊层面的指标相比,OPR能够更好地代表研究质量。
最后,笔者想在这里阐述一个能够为OPR提供支持的认识论和哲学论点。多位女性主义科学哲学家认为,性别多样性和社会开放性使科学更有可能值得信任,但学术界的同质性削弱了科学的客观性。Naomi总结了这一论点,并认为科学的社会性质(特别是作为评审科学结果过程的同行评议)与科学家研究(社会)世界的专业知识,是人们信任科学而不是迷信特定科学方法的主要原因。她写道:“这些实践(包括同行评议和终身教职)的关键因素是它们具有社会特征和制度特征,这可以确保任何个人的判断和意见都不会占据主导地位,科学不会被个人的价值偏好和偏见所左右……科学的社会特征构成了其客观性的基础,也是我们可以信任它的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任何致力于促进更广泛范围的专家围绕一项学术工作进行社会互动的倡议,都应被认为能够使科学更加健全和可靠。因此,尽管OPR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并且存在诸多不足,但我们应在SSH领域以及STEM学科中制定专门的指导方针,以进一步推广和完善OPR。
(本文选自ENRESSH报告Overview of Peer Review Practices in the SSH,原文链接:https://enressh.eu/links_and_literature/enressh-publications/,本期推文为节选摘编,略有删减和编辑。)
本期策划 | 复旦大学国家智能评价与治理实验基地
供稿 | 金潇苒 宋欣雨 王译晗
本期责编 | 金潇苒
基地官网:http://statevalbase.fudan.edu.cn/main.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