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技术支持下数字人文的二次变革前瞻-国家智能评价与治理实验基地
学术成果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成果 > 正文

生成式AI技术支持下数字人文的二次变革前瞻

发布时间:2025-09-08 来源:知网

作者:王译晗1 程月月1 王乐1,2 叶鹰1,3

作者单位:1. 复旦大学国家智能评价与治理实验基地;2.复旦大学图书馆;3.南京大学江苏省国际联合信息学实验室

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技术正在成为驱动数字人文创新发展的核心引擎,可望推动数字人文实现从“数字化工具赋能”一次变革后走向“智能化创作重构”二次变革。本文以DeepSeek-r1和GPT-o1为研究工具,比较其在代表性数字人文研究场景中的应用差异。实验表明,DeepSeek在中文文本处理及隐性知识挖掘方面表现优异,GPT则在多模态交互中具有优势。GenAI技术的差异化应用表现,佐证了其对人文知识生产链条的重构效能。据此提出GenAI技术驱动下数字人文研究范式重构适合“技术采纳-流程重构-生态进化”三维演进,而与之配合的图书馆资源管理模式适合“生成-验证-存档”全流程管理体系也应从“数字化工具赋能”向“智能化创作重构”跃迁。GenAI浪潮下,图书馆与数字人文深度融合值得关注。

关键词:生成式AI;DeepSeek;GPT;人工智能;数字人文;

来源期刊:图书馆杂志

基金资助: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开放科学视域下的学术成果社会影响评价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24ETQ003)研究成果之一;

专辑:信息科技

专题: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自动化技术;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

分类号:TP18;G250.7

在线公开时间:2025-07-17(知网平台在线公开时间,不代表文献的发表时间)

收录数据库CNKI


下一篇

AI时代的书理学:理论思考与应用拓展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   邮编:200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