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9日上午,教育部直属机关团委按照2024 年教育部直属机关青年干部“根在基层”调研实践活动的工作部署,组成青年干部调研团赴复旦大学开展调研实践活动。本次调研主题聚焦开放科学背景下的新型科研评价体系,旨在调研开放科学背景下,我国科研评价体系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探讨新型科研评价体系建设的有效路径与模式,为推动教育强国建设作出贡献。
青年干部调研团由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开放获取资源评价”联合实验室总负责人黄亚梅担任团长,由来自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中央和国家机关党校、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有限公司的10位青年干部共同组成。本次调研实践活动由复旦大学国家智能评价与治理实验基地承办,复旦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徐晓创,复旦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国家智能评价与治理实验基地副主任王乐,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学位办主任陈琍,以及科学技术研究院、实验基地多位相关人员共同参与。
会议现场
本次调研活动由复旦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实验基地副主任王乐主持。复旦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徐晓创首先致欢迎辞。徐院长指出,本次调研的重点在于科研开放过程和评价激励机制,体现了政府对高校科研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希望通过本次交流,增进了解并推动更深层次合作。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黄亚梅介绍了本次调研背景。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有限公司承担国内高校科研资源的引入和相关专项课题研究,关注开放科学及资源评价。此次调研旨在了解开放科学评价体系的建设进展,希望通过交流获取高校相关意见,以推动科研评价体系的完善。
黄亚梅介绍调研背景
会上,徐晓创首先介绍了复旦大学科研总体情况。复旦大学不断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开展高水平国际科技合作,进行科学智能前瞻性布局,在多个学科、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和累累硕果,不断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徐晓创介绍复旦大学科研总体情况
王乐介绍了复旦大学面向开放科学的探索与实践。包括积极推动开放获取、促进科研数据管理与共享、发布开放教育资源、推动大型科研仪器共享等多个方面。最后结合调研主题提出关于开放科学背景下学术评价的思考。
王乐介绍复旦大学面向开放科学的探索与实践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学位办主任陈琍介绍了复旦大学在“破五唯”方面的改革实践。如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逐步取消研究生发表文章的硬性要求,代之以根据学科定制的多元化评价标准;推行“代表作”制度,鼓励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对科研成果进行评价,推动评价机制转向质量导向。
陈琍介绍复旦大学科研评价体系改革实践
实验基地研究人员王译晗介绍了开放科学背景下新型科研评价体系的特点、需求与国际实践,以及实验基地在智能评价、社会影响评价方面的进展。指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构建基于大模型的文献全文智能化多维评价体系提供了新方案,也为开放科学与科研评价体系的融合探索了可行路径。
王译晗介绍开放科学背景下新型科研评价体系的思考
随后,与会人员就智能评价及大模型训练、开放数据平台建设、OA期刊评价及OA论文评价等主题展开热烈探讨。
会议讨论
本次调研实践活动为探讨学术评价改革这一议题提供了充分的研讨空间,促进了多方对于开放科学背景下新型科研评价体系的认识与思考。
会议合影